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矿区政府工作报告(2017)

时间: 2017-03-01 来源:阳泉市矿区人民政府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孕育希望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围绕市委“四大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最大限度减小了经济下行的冲击和影响,在推进“四区”建设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9.5亿元,同比下降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3亿元,同比下降3.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2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上半年收窄5.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8亿元,同比下降22.8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5.2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实现了低位企稳,圆满完成了省市确定的“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03元,同比增长5.1%,在困境中保持了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安定和谐的局面。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综合施策促转型,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转型综改效应明显。行政托管争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补助和转移支付3.14亿元。紧紧把握我区获得国家独立工矿区政策支持的机遇,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建立完善了专项项目库,制定了改造搬迁工程实施方案和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做细做实项目包装申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实施了全区基础设施改善、智慧矿区建设等一批民生工程,政策突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

  总部经济稳步壮大。不断密切与阳煤集团的沟通联系,完善政企定期对接机制,对50户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总部企业得到政府与阳煤集团的双重扶持。新引进总部类企业30家,围绕阳煤集团经营的总部类企业达到451家,全年上缴税收2.68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3.8%,对促进经济发展、涵养增加税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围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等推介交流平台,建立完善了乡情信息库,狠抓项目引进。与上海虹口区工商联、北京重庆企业商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上海每天环保、联绿科技等公司与矿区本地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全年协议引资84.2亿元,实际到位33.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强化重点工程保障措施,圆满完成漾泉大道二期矿区段拆迁扫障工作。启动实施了6项校园改造工程及居民区道路绿化亮化等一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协调驻地单位开展了矿区供电系统改造等25项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程“六位一体”全部完成市定目标。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开展百名领导干部入企服务,摸排问题的解决率达到97.5%,有效改善了企业经营环境。开展各类项目受理大起底,全区待受理项目实现清零。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利用动产融资15亿元,引导发行债券融资60亿元,搭建政银企平台,为企业担保融资2178万元,较好地缓解了企业融资压力。全面落实“营改增”,为企业减负4145万元。协调阳煤集团成立创客空间管委会。携手阳煤集团、上海小马创业村共同推动“双创”园区建设,形成了矿区政府、阳煤集团、专业运营商三方合作共建的良好局面。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84家,较上年增长3.5%。全区大众创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结构转型升级加速。围绕“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拨付科技研发经费400万元,支持重点科技项目21个,有效发明专利达到53件,科技创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开放竞争性经营行业和投资领域。以“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为抓手,引导在外发展的杰出企业家和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与匈牙利籍华人客商进行了深度对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新开发100多种煤雕产品投入市场,剪纸、葫芦画、铝箔画等特色文化产品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启动了铁炉沟、三矿竖井窑洞等老工业历史遗址遗迹保护性整修。全年三产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28.3%,较上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多措并举治生态,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细化了矿区环保工作职责,启动了环境污染源普查,进一步完善环保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在全市率先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了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清零行动”,露天烧烤基本取缔,淘汰黄标车、老旧车778辆。落实“河长制”管理。实施简子沟排洪渠雨污分流等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开展“铁腕治污”行动,对3家企业的环保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环保案件查办率和执行率达100%。上级督办的72个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全部整改备案。全年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07天。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旧区改造加速,启动了简子沟棚户区改造项目,271套回购公租房竣工,1016套棚户区改造住房基本建成。对辖区小街小巷及人行道进行全面整修,开展了社区绿化建设,蔡东小游园、蔡西登山健身步道、东窑房小游园投入使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区容区貌明显改观。开展“环境整治攻坚年”活动。进一步规范早夜市及便民市场管理,取缔育才路等区域马路市场3600余平方米,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启动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拆除七股道等地段违建临建6800余平方米,群众反映强烈的私搭乱建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在赛西路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实现了环卫作业“管干分离”。主要街路沿街商铺垃圾上门收集率达90%以上。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全心全意惠民生,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全区初中开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子”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交流教师147人。成立了全市首个教育发展基金会,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清理整顿辖区无证幼儿园,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实施了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十五中、十七中、外国语学校等一批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331节名师优课实现网上同步教学,教育教学资源使用分配更加公平。

  智慧城市全面提速。深入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年”活动,建成了全省首家虚拟智慧档案馆和首个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智慧养老服务对象达到315人,华北首批智慧文化街区自助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智慧食药、智慧医疗等系统上线运行,大数据平台建设加速,智慧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启动实施了智慧治安、智慧人社等智慧城市项目,政府治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网格化管理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矿区“智慧城市+网格化”的社会治理升级版,入选全国中小城市改革20个典型案例。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初步建立。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家庭达到3.7万余户,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通过了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验收。科学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太阳能家用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优秀奖,小南坑小学《助盲鞋》作品荣获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创意奖,第二届中国工业版画新秀展等三项工作被评为2016年度全市十大文化亮点和十佳文化工作。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活动,8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启动,办公和活动场所面积不达200平方米的7个社区实现了提质达标,南台、井沟等社区实现了净增500平方米, 8个700平方米以上社区启动了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民计民生保障有力。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免费开展创业和技能培训,争取上级创业就业专项资金260万元,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090个,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持续推进“一店三基地”建设,创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和实训基地2家、盲人按摩示范店3家,帮助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自食其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省内25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即时结算。各类保险参保人数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健全社会救助机制,推动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的“8+1”救助体系。全年发放低保金、低收入住房困难补贴及各类残疾人救助金等2690万元,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更加关注保障政策边缘困难群众的生活,发放各类应急救助金244万元,1100余户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对1600余名学生给予了助学资助,坚决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各位代表,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用于民生事业5.3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9.75%,实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各项惠民政策全部得到落实!

  四、坚持不懈抓安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积极推进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开展危险源普查,对辖区1429户工商登记企业实行ABC分级管控,绘制了安全风险“四色图”,实现了行业有效管理。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履职考核,梳理了六大项316条安全生产权力清单,“知责履责”意识持续增强。进一步强化安全措施,38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全部建成;消除地质灾害隐患17处;防汛期间,及时转移安置重点隐患区域群众,避免了7起因房屋倒塌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此外,在森林防火、特种设备、医疗卫生、校园安全、打击盗采国家资源等方面抓出了新成效。全年安全生产控制性指标完成情况名列全市县(区)前茅。

  社会秩序保持稳定。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不断强化社会风险管控。结合“社会治理升级年”活动,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吸毒人员网格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得到上级肯定。高度关注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成长,矿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入选全国示范项目。大力开展普法工作,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免费为群众进行法律援助,累计接待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76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8万余元。始终坚持区级领导定期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跟踪回访,开通了矿区信访微信公众号,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引深打黑除恶、治爆缉枪、铲除黄赌毒“三大战役”,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充基层治安力量,建设基层平安阵地,全区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好转。

  五、持之以恒改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件、意见建议188件,政协委员提案121件,答复率100%。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聘请政府法律顾问,对权责事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出台等进行合法性审查。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调整、承接行政审批事项27项,全面启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完成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与“两证整合”。开通了食品经营许可等审批项目网上申报服务。启动行政执法综合体制改革。完成行政单位公务用车改革任务。“13710”工作制度初步建立。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层层压实“两个责任”,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系列活动,创建文明单位83家,吕桂莲等4人入选第四届阳泉道德模范,张志丞等7人被评为“阳泉好人”,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

  此外,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和退伍军人安置工作,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人防、方志、档案、地震、民族宗教、老龄事业等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驻地各单位特别是阳煤集团的积极参与、鼎力配合,得益于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矿区建设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宏观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煤炭等主要产品市场不振的趋势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发展空间不足、机构职能不健全、 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区域发展“短板”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此外,财政减收态势短期内难以转变;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环保问题依然突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仍有欠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还需加大;一些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不足、本领不够,“解剖麻雀”、服务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等等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7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的深化之年。尽管今年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我们更要看到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省委、省政府指出了进一步深化转型综改的方向,我市提出开展“全面落实年”活动,使我们的工作着力点更加精准。几年来,我们坚持着力抓好打基础利长远工作,总部企业年均增长40户以上,税源培育颇有成效;争取国家“反哺”政策成效明显,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等积极效应显现,发展中的趋势性、标志性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刚刚闭幕的区委九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工作的努力方向,进一步统一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齐心协力谋发展、抓落实,已经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这些都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市委“四大定位”、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委九届三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牢固树立并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居民生活”工作思路,引深“四个年”工作,以发展园区经济、开展城市综合治理、实施民生工程、提升居民道德素质为抓手,大力推进“四区”建设,全力促进经济稳步向好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研究确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控制在5%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烟尘、粉尘、氨氮、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合物减排均按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完成。

  各位代表,这些预期指标,充分考虑了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速度与转型、内部与外部等因素,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我们要摒弃过去“唯数字论”的惯性思维,着力在抓转型、抓创新、抓环保、抓民生、抓安全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创造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老百姓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和幸福感的GDP!

  按照上述思路、目标和要求,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深化转型综改建设,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内生动力

  积极争取政策突破。抓住全省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的有利时机,结合“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强汇报争取,推动实现行政托管,并充分做好相关工作准备,全力破解“有天没地”短板制约,增强经济建设的自主性。强化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研判,提前做好制度上、计划上、方案上的准备。用好用足综改转型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强化阳煤集团等企业在转型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形成企业唱转型“主角”、政府抓综合配套改革的良性互动局面。以园区经济建设为抓手,以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政策为支点,推动更多项目纳入中央、省级规划盘子,争取从单个接续产业项目建设向产业集群式发展,实现“一子落、全盘活”。

  持续引深总部经济。深化与阳煤集团的合作对接,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服务,力争在完善总部经济服务体系建设上有新突破。一是持续加大总部企业扶持力度,建立常态化的领导干部入企服务机制,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问题。二是继续搭建“政银企保”平台,完善“银税”合作机制,为发展潜力良好的企业增信授信,缓解企业经营融资压力。三是狠抓企业引进,着眼阳煤合作伙伴及大型企业分支机构,全年新引进总部企业30户以上,推动总部经济规模和效益持续提升。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抢抓国家“一带一路”、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战略机遇,利用好中博会、能博会等中介平台作用和各类商会协会的窗口桥梁作用,围绕转型抓招商,全年协议引资60亿元以上。支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优先做好对接阳煤集团的现代煤化工及煤炭资源深度开发等项目引进和落地。结合矿区产业特点,着眼于产业链条补强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加强高端煤机装备制造等方面的项目引进。积极承接新产品、新技术转移,推动氧化铝赤泥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及工业固废资源化等项目实施。继续开展乡情招商,促进人才要素回流,为区域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在“引进来”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走出去”的主动性,组织企业参与“山西品牌行”系列活动,支持我区优势行业企业积极向外开拓市场,扩大矿区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落实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紧紧把握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狠抓项目实施,加快启动地质灾害治理、排洪渠改造等政府投资项目,以政府投资促民生改善。做好企业投资项目服务,帮助完善技扩改和井下项目手续,确保项目达产见效。对上级已批复专项资金的独立工矿区项目,必须按照进度不折不扣完成。继续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和考核排名等制度,定期开展调度分析,研究推进落实,切实发挥好项目建设的“引擎”作用。

  二、加快推动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将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相互嫁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瞄准现代智能工业,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帮助辖区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企业加快“两化融合”,塑造我区工业新优势。积极开展煤矸石、矿井水及煤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推动绿色清洁高效循环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加快扶持电商行业发展,推动建设全区乃至全市的电子商务培育中心;紧抓我市被确定为智能物联网应用基地试点的契机,依托我区煤炭资源丰富和机械装备制造聚集的优势,抢先布局“互联网+产业孵化器”,促进互联网与贸易流通、工业生产等相关领域有机融合。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抓好商贸服务业发展。依托赛鱼地区紧邻G20、307复线的交通便利优势,加快发展粮油蔬菜批发等产业。围绕国电·满庭春、苹果园等房地产开发,在桃南、平潭地区配套发展金融、购物、办公等服务体系,打造矿区的综合商贸中心。二是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支持鼓励阳煤三矿开展近现代煤炭工业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推动地上文体场馆与地下矿井旅游线路协调利用开发。以“旅游+”为思路,将煤雕、剪纸等地方文化产品融入旅游内容,定制开发一批特色工艺品、纪念品,配套发展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加强市场监管,着力打造“安、顺、诚、特、需、愉”的软环境。三是支持发展健康产业。依托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服务平台,促进医疗、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等方面深度融合,催生更多的健康产业新业态,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消费需求。四是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依托我区承东启西、交通便利等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等项目;把握当前大数据产业正处于行业布局的机遇期,加快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我区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

  加快民营经济提速。一是抓好环境优化。落实好国家各项减负政策,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做好培育引导。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设立100万元技改资金,重点向技术型、环保型、就业型的民营企业倾斜,加快推动“个转小、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年力争新增民营企业200家,培育民营科技企业2家、“小升规”企业1家,推动实现“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三是激活民间资本。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持续扩大民营资本投资领域。积极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搭建投融资平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健康、养老、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通过项目合作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模式。四是推进商会建设。加快推动建立各类行业商会,发挥好商会组织优势,集中选准对接企业和承接项目,推动一批成果落地,使民营经济成为我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努力激发双创活力。围绕阳煤集团产业基础和转型需求,着力打造社会外创与企业内创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促进产业转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格局。积极发挥矿区“双创”园区孵化作用,鼓励发展“创客咖啡”“创新工场”等支撑平台,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政府服务,实现资源集聚,加快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环节梯度培育链。探索建立“助保贷”等融资机制,加强政企、银企、校企以及企业之间的对接交流,帮助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引导阳煤集团等驻地企业完善自主创业创新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向社会开放,鼓励中小企业和优秀人才共同参与研发设计,构建融合式“双创”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催生和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推动区域转型发展。

  三、狠抓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提升改善城市人居品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环保工作的红线,加快“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一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加大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力度,严控施工工地、煤料场、渣土运输等城市扬尘污染,全面完成辖区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二是抓好水污染治理。全面实行“河段长”制,积极推进蒙村河、小南沟河等河道治理,加快实施简子沟排洪渠综合改造,协调推进破损污水管网和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全面治理城市黑臭水体。三是继续开展辖区污染源调查。认真做好污染物贡献评估,准确分析来源和成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源上解决污染问题。实施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加快推动混杂在居民区中的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四是强化环保执法。对重点污染问题和案件实行挂牌督办、专案盯办,从严从快查处污染环境的行为,真正让绿色成为矿区明天的“底色”。

  促进城市扩容提质。按照全市建设“向东开放桥头堡、晋东区域中心城”的要求,在建成区控制性详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整体规划,推动区域融合。加大旧区改造力度,统筹搞好苹果园地区综合改造的启动服务,认真做好赛鱼古镇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推动简子沟棚户区项目的建设实施。采取政府购买市场存量房等手段,推动棚改安置工作落实。配合做好全市中环路建设的拆迁扫障工作。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新建1个公共停车场,增加公共停车位。继续抓好道路维修、亮化、绿化等项目的推进,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改善市容环境面貌。引深“环境整治攻坚年”工作,认真落实全市总体部署,以开展城市综合治理为抓手,全力推动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加强城市保洁,强化城市主干道及赛鱼、平潭等重点区域的清扫降尘,抓好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和矿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治理,彻底消除卫生死角;总结市场化运作小广告清理和赛西路环卫作业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提高城市保洁效率。加强城市管理,严禁露天烧烤等问题反弹;新建两个便民菜市场,规范商贩入场经营;深化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确保完成年度治理任务。

  四、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推动教育文化提质。巩固均衡化建设成果,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改善师资结构,做好教师公开招录工作,逐步解决一线教师短缺问题。继续优化办学条件,实施平潭街小学等3项校园改造工程。清理整顿非法教育机构,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实名师优课数据库,推动全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开展“科普进校园”“书法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启动矿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场馆建设,推动学校教学资源与社会服务资源共建共用。抓好文化惠民,继续为街道配备电子书刊自助借阅机,成立全市首家县(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增设健身路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体活动,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持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实施药品流通领域“两票制”改革,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加快全面参保数据采集,继续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扩大定点结算范围。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加快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进程,巩固新国优创建成果,配套完善“全面二孩”的妇幼保健等服务。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试点推行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食品药品电子化追溯体系建设,深入推动餐饮企业建设开放式、橱窗式、视频式的“明厨亮灶”,进一步扩大食品农药残留和非法添加快速检验检测覆盖范围,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持续引深“智慧城市建设年”“智慧城市先进区”建设。推动智慧教育录播室、智慧人社、智慧司法、智慧治安等项目上线运行。进一步扩展智慧矿区服务功能。智慧政务方面,完善覆盖全区的政务应用系统和平台,提高服务的智能化和协同性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政务服务。智慧城管方面,建立矿区数字城管二级平台,实现与全市数字城管平台互联互通,做到快速反应处置,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加快各类智慧项目资源整合,建立和完善智慧矿区“一库、一网、三平台”。努力打造具有矿区特色的智慧型社会治理新名片。

  统筹推进各项事业。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对创业创新、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类型的社会组织进行重点培育,引导其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补充和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继续加快老年公寓后续建设,鼓励建设民间养老机构,探索社区养老模式,建立完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提升全民道德素质为抓手,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文化领域环境,支持推进“道德大讲堂”“全省文明礼仪体验教育试点区”创建等活动,加快铁炉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按照“六个统一”的要求,持续引深“社区建设提升年”工作,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省级验收和成果转化工作。重视国防和双拥工作,做好人防、地震、科普、档案、方志、老龄、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兜牢兜实民生底线。民之所想,政之所向。要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不断改进和优化公共服务,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为见习岗位等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支付登记卡管理制度,持续改善农民工在医疗、居住等方面的条件。协调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严格失业登记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推进全民参保,实现社保服务“一卡通”。制定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和管理办法,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落实医保、低保等政策性提标。聚焦“精准救助”,建立全区低保边缘家庭数据库,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对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急难”服务,促进慈善事业有序发展,进一步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 

  五、牢牢抓好安全工作,全力营造安定和谐社会环境

  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和群众观点,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认真贯彻“三个必须管”和安全生产“四铁”要求,深入开展国家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坚持“678”工作法和“四不两直”等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实行隐患处置全过程“痕迹式”管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专家库,充分发挥好专家的业务指导与咨询把关作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单位)主责、失职追责”和“知责、履责、尽责、问责”要求,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履职考核,层层压实安全责任。按照“四效两用”要求,持续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按照“四不放过”要求,严肃问责、严查事故,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向稳定根本好转转变。

  全面引深“社会治理升级年”工作,把社会风险防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发现机制,加强预警评估机制建设,将影响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织密织牢公共安全网,严密防范暴恐犯罪,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畅通信访渠道,通过正面引导,切实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大对非法集资的防范力度,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排查等工作,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依法妥善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持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社区戒毒(康复)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做细做实治理“网格”,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快推动“平安和谐模范区”建设。

  六、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与中央要求对标对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担当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等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真正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完善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制度,逐步扩大负面清单覆盖领域,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建设服务政府。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全面整合区长信箱、“随手拍”等信息平台,畅通与群众沟通渠道,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开展问政和评议活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严肃查处不关心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积极推动县域经济提标进位。深入落实全省“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年”相关部署,着力构建“亲” “清”政商关系。

  建设廉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最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健全“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长效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做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积极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大力支持矿区监察委员会的各项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狠抓开源节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强化对各类政府扶持资金的管理,开展绩效考核,确保政府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安全高效。

  建设效能政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做到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承接工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的网上审批服务。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各项年度改革任务。深入开展“全面落实年”活动,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严格执行“13710”工作制度,加快完善配套体系建设,6月底前完成区级电子督办平台建设,全面增强政府系统干工作、抓落实、促改革的执行力和刚性约束力。

  建设担当政府。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按照改革创新合理容错机制,鼓励大胆作为,宽容合理失误,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对工作主动作为、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的,要予以褒奖。对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改革事项、重点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清晰明确可追溯的责任体系。推进追责问责制度化、常态化,对不作为、慢作为、不落实、假落实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各位代表!展望新的一年,任务艰巨繁重,使命重大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境界和胸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力建设融合发展先行区、智慧城市先进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平安和谐模范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