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在阳泉市矿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矿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乙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六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励精图治、求实奋进,五年来,我区先后荣获省级以上荣誉200多项,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因地制宜谋发展,区域经济展现新活力。我们大胆探索具有矿区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径,五年来,着力在税源培育、破解区划不合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方面寻求突破。总部经济稳步壮大。从阳煤集团新成立公司和原材料供应商入手,通过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引进总部类企业入驻。截至2015年底,全区总部类企业达到421户,实现纳税3.6亿元,较“十二五”初期翻了一番,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提高了29.4%。在经济下行、一些重点企业纳税呈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公共财政收入依然实现增速发展。飞地经济成效显现。探索以飞地经济模式破解项目落地难的问题,与兄弟县区签订了共同发展飞地经济协议。五年来,累计引进飞地项目14项,吸引资金72.6亿元,桃林欢乐世界、联升办公设备等5个项目投产或运营,实现了与兄弟县区融合发展,为飞地经济向纵深发展、由点及面,实现行政托管乃至最终区划调整的“三步走”战略打下了一定基础。工矿区改造取得实效。积极研究国家政策,努力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难的问题,“十二五”末,我区成为全省2家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独立工矿区之一。上级各类财政转移支付及补助从“十一五”末的1.97亿元增加到“十二五”末的3.83亿元,增长94.4%。五年来,共争取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各类补助资金13.53亿元,是“十一五”的1.7倍,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723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4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4.6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63.8%;全区财政总收入由4.2亿元增加到5.82亿元,年均增长6.74%;公共预算收入由2.11亿元增加到2.95亿元,年均增长6.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9亿元增加到23.2亿元,年均增长12.5%,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综合施策调结构,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五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努力补齐三产短板,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科技创新卓有成效。区财政累计投入科技研发经费2724万元,争取上级科技专项资金255万元,实施科技项目163项。组建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科技机构8个,成立了阳泉鲁晋新技术转移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民营科技企业11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7件,全市排名第一。非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业,先后与长安信托、兴业银行、同信证券、平安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对接,与平安银行太原分行、阳煤集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搭建“政银企”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五年累计帮助企业融资近3亿元。实施“互联网+”行动,启动了“淘宝社区”建设,在桥头地区设立了电商“孵化器”。建成放心早餐店12家、便民蔬菜直销店31家,在部分社区建成“15分钟便民商圈”。“十二五”期间,全区三产增加值从14亿元增长到25.1亿元,年均增长12.4%;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1.2%增加到22.8%,提高了11.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竭力打造宜居城市,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规划引领作用增强。我们遵循“多规合一、产城融合”理念,与市规划部门共同完成了矿区建成区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为城市改造提供了科学指导。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春天、蔡洼新居等项目付诸实施,五年累计新建保障性住房1997套,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实施了主要街路亮化、路面维修改造等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工程,协同驻地单位开展了矿区供水管网改造、赛鱼桥综合改造等项目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区容区貌明显改观。开展了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取缔马路市场,规范早、夜市经营行为,拆除违章建筑10万余平方米,新建和改造便民市场9个。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清理小广告,实现小广告实时清理常态化;在赛西路试点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实现环卫作业“管干分离”。全区新建、改造公厕27座,创建省级保洁示范街2条、省级城市容貌示范街3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建、更新绿化面积60余万平方米,新建精品公园5个,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达标验收。大力实施“蓝天碧水”、“治污减排”工程,积极治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协同驻地单位对3300亩煤矸石山开展生态修复,污染燃料禁燃区、噪声达标区、烟控区覆盖率均达100%,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我市成功创建“三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提升治理水平,和谐社会呈现新局面。坚持先行先试,努力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社会治理不断加强。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探索实施了区直管社区“扁平化”管理综合体制改革。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政府举办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设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年处理上报信息1万余件,办结率97%以上。智慧矿区启动建设。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2015年建成并完善了社会治理暨智慧矿区综合演示平台,实施了智慧消防、智慧养老等9个智慧矿区项目,华北首家智慧文化自助图书馆、全省首个虚拟智慧档案馆建设被山西电视台、黄河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打造了矿区社会治理的升级版和新名片。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制定了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责任追究办法并开展履职考核。梳理安全生产权责清单316条,厘清了安全监管的职责范围。防汛、森林防火工作经验及“人防”加“技防”打击盗采国家资源措施得到上级肯定并在全市推广。修订应急预案66部,建成应急避险场所9处,组建区级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纵深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刑事案件发案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市级“平安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实行区级领导定期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一批群访、多年信访积案得以从根本上化解,全区信访秩序明显好转。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群众诉求,建成矿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实现了“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为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我们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改善民生放在政府工作首位,五年累计在民生方面投入21.32亿元,占到区财政支出的73%。认真办理为民承诺的50件民生实事,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投入近3亿元,实施了87项校园建设工程,彻底消除了C级危旧校舍。为全区中小学校建设计算机教室29个,配备计算机2579台,全部配齐了各类教辅设备。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认定。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公办幼儿园5所,审批设立规范化民办幼儿园11所,累计新增幼儿学位1700余个。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区高中学校五年累计为国家高等院校输送人才4000余人。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性文艺创作异彩纷呈,多个文化节目荣获全国群星奖,通过了国家基层文化园区标准化试点验收。提出了“一街一业、一社一品”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富有矿区特色的文化产品,煤雕、剪纸、铝箔画等特色文化产业由最初的“初创”向规模化经营迈进。中国工业版画阳泉研究院落户矿区,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工业版画新秀展”。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组建全科医生团队63个,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优生优育优教”,被中国计生协会确定为“全国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启用药品远程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实现了药品流通全程管控。实行食品安全三级监管,在餐饮服务行业推行“明厨亮灶”,群众饮食用药更安全、更放心。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8万余个,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设立特困帮扶救助基金,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机制,保证困难群众及时受助。为89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累计为50余万人次发放各类帮扶救助金1.4亿元,低保、廉租房租赁补贴应保尽保,社会保险“五大险种”实现全覆盖。“十二五”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25元,比“十一五”末净增9210元,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着力加强社区建设,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生活补贴逐年提高,在职社区干部人均月收入比“十一五”末净增1200元。新建和标准化改造7个社区办公场所,实现了38个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建成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我区被授予“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赛鱼小学创建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里沙坪社区创建成“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我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区”。大力推进科技治超,无人值守治超检测系统投入使用。高质量完成阳泉市矿区志第二轮修编任务。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与此同时,双拥共建扎实深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防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妇女儿童、老龄事业、红十字会、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持之以恒转变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通过推行“综合代理制”,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完成了机构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公车改革等各项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切实强化审计、监察作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以“钉钉子”精神集中解决“四风”突出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三公经费支出年均下降35%。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意见建议491件、政协委员提案430件。坚持依法行政,聘请法律顾问团队,对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进行法律把关。公开权责清单898项,全力推进“六权治本”。委托省测绘局对矿区行政边界进行坐标化,为依法依规履职尽责提供依据。实行了部门负责人定期授课,政府班子成员带头学习政策法规,全区干部政策水平、法律意识全面提升,研究政策、依法办事已成为多数干部的工作习惯和行动自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组织“中国梦”系列活动,建成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单位29个。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工作者赵泉祥、全国百姓口碑警察侯明华等一批先进典型,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既努力解决当前问题,又科学谋划长远发展的新路径、新办法,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驻地各单位特别是阳煤集团积极参与、鼎力配合的结果,凝聚着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矿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五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阳煤集团步履维艰,而我区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彻底改变,对驻区大型企业依存度依然很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产业亟待提升,新兴产业刚刚起步,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多元化支柱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人才流失严重;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与群众期盼还存在差距;社会治理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各种不稳定因素相互交织,保稳定压力加大;一些干部工作不够主动,激情不足,破解难题的办法还不多,服务发展的能力需进一步增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勇气,务实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区政府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两个关键”和市委“四个定位”,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居民生活”的基本原则,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个中心,推进“企地融合、城乡统筹、社会协调”三个发展,建成“融合发展先行区、智慧城市先进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平安和谐模范区”,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转型有新进展。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民生有新福祉。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市文明有新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素质普遍增强,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新改善。城市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棚户区改造全部完成,城市管理和运行实现智慧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开放有新突破。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依法治区有新局面。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基本建成。司法体制改革基本到位,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全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趋完善,平安矿区建设取得新成就,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承载着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实干托起梦想,“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经本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我们将全力抓好落实。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攻坚克难、再奏凯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四区”建设的破题起势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的统一部署,围绕全区“233442”工作思路,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公共预算收入控制在-6.6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约束性指标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烟尘、粉尘、氨氮、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合物减排均按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完成。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结合煤炭行业去产能,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强创新驱动能力,趟出一条有矿区特色的振兴崛起新路子。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面对“三期叠加”矛盾和群众期盼,要直面问题,找准靶向,精准发力,在加快经济转型、改善生态环境、解决民生欠账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三是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推动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必然会遇到泥泞曲折,触及到深层次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敢负责、愿担当、能碰硬,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按照上述思路、目标和要求,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深化企地融合,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工作。要针对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的问题,按照“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居民生活”的基本原则,以实现行政托管、推进城乡统筹为重点,把握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等政策契机,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提升统筹发展水平。把实现行政托管、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做好产业规划、行业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各项工作,做到工作衔接到位,保证托管区域接得住、发展好。以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优惠政策为契机,推动散落在区域内的各类工矿企业退城入园,统筹推进闲置厂区改造,实施商业开发和人居改善工程,实现整体提档升级。积极发挥地缘优势,规划打造“阳泉西部特色产业区”,形成“一体两翼”的新格局,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着力创优发展环境。坚持与阳煤集团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三对接、三服务”的思路,深化与阳煤集团的沟通协作,风雨同舟、共驻共建,推动实现企地共赢。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工业企业降成本、减负担、增效益、稳运行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行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最大限度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企业参与“山西品牌中华行、丝路行、网上行”等推介交流活动,支持我区装备制造、建筑承包等优势企业 “走出去”开拓外部市场,扩大矿区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全面提质总部经济。要发挥比较优势、先行优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总部经济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着眼于中小企业总部、大型企业分支机构,继续做好企业引进入驻工作,今年不少于30家。二是做好协调服务,确保已注册的总部企业享受区政府和阳煤集团双重扶持。三是扩大辐射带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差额补助等方式,减免企业咨询、设计等服务费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推动配套服务业放量发展。四是提升发展质量,扩大总部大楼规模,建立“能进能退”机制,对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进总部经济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认真落实省、市“项目创新年”各项部署,发挥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一是加大项目引进。主动融入环渤海、京津冀以及太原都市圈发展战略,狠抓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实施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抓好煤层气抽采机等资源深度开发和补强链条项目的引进;瞄准清洁能源、信息产业等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推动招商引资量质齐飞。继续对阳煤集团重点供应商和长期合作伙伴实行定点式、跟进式服务,促进商贸型企业向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化,在我区建厂扎根。二是加大政策争取。加强对国家扶持政策及投资方向的研判,用足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等政策,充实“十三五”项目库,组织申报条件成熟的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支持。三是完善推进机制。认真落实独立工矿区工程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对上级已批复专项资金的独立工矿区项目,必须按照进度不折不扣完成。实行重点工程、飞地项目领导包保制度。继续深化重点工程“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全年要完成项目储备1742亿元、项目签约60亿元、项目落地43亿元、项目开工34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建设78亿元、项目投产64亿元。
(二)引深三个突破,补齐三产短板,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要针对矿区三产发展不足的短板,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培植新税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力推进“三个突破”。科技创新方面,发挥财政科研资金的引导作用,探索定向与竞争相结合的资助模式,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民营科技企业2家。对科技项目的立项、申报、验收全程服务,组织实施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等7个科技项目。发挥我区全市专利大区的优势,加强科技孵化体系建设,通过出台鼓励政策,引入风险投资,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平台等方式,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互联网+科普”模式,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金融振兴方面,积极引进各类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金融新产品。做好企业融资摸底调查,为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融资增信,全年计划帮助企业融资4000万元以上。帮助企业解决在“新三板”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新挂牌上市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发展民营经济方面,加强服务引导,瞄准新技术、新业态,为创新项目和民营企业搭建互动对接平台,以“双创”为引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力争新增民营企业150家,培育1家“小升规”企业。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建立面向民间资本的项目库,吸纳民间资本通过PPP等模式参与医疗、文化、养老、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改变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撒胡椒面”式的补助方式,整合各类扶持资金,通过项目捆绑使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加速资源型城市转型。一是筛选一批优势企业,在资本运作、科技支撑、战略合作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引导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优先发展食品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项目。三是做好与我市获得的光伏发电示范基地项目对接工作,充分利用矸石山土地资源,发展光伏发电等产业。加快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抓好阳煤集团CNG瓦斯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实施,打造煤层气循环产业集中区。
拓宽三产发展路径。大力调结构,补短板,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一是推动重点区域服务业优化升级。桃南、赛鱼地区要以国电满庭春、赛鱼古镇等改造开发为契机,发展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平潭地区要做好苹果园旧区改造的协调服务,引导开发商务写字楼和商业街,打造矿区中心商圈。二是发展商贸服务业。围绕便民利民,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便民蔬菜店的布局规划。发展家政、保健、病患陪护服务。利用新开发楼盘和存量资源,引进法律、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等服务业态,壮大楼宇经济。三是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引进优质电商企业,发展配套物流服务业,培育一批立足本地、辐射全国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依托我区机械装备制造集聚的优势,打造全国性机械类电商平台,构建大商贸、大流通的信息化产业体系。四是建设专业市场。结合打造“阳泉西部产业区”规划和群众需求,建设工矿配件、机电维修、装饰装修等专业市场,促进我区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
(三)坚持建管并重,狠抓生态保护,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天蓝水清、整洁优美的生态宜居示范区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要针对人居环境较差的硬伤,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攻坚年”活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水平,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一是实施道路整修、街路亮化等基础设施修缮工程,推进简子沟棚户区改造,改善城市面貌。二是加强小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日常管理,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加强主要街路环境整治,打造一批省级示范街路。今年要将洪城路创建为“省级城市容貌示范街”,赛西路创建为“省级保洁示范街”。三是加大对占道经营、门店“伸舌头”等问题治理力度,规范早、夜市经营行为,建设2个便民菜市场,引导流动商户入市经营。四是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好环境保护“三大战役”,切实改善辖区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露天烧烤、黄标车“三个清零行动”,实现PM2.5、PM10同比双下降。抓好水污染治理,对简子沟、洪城河等实施雨污分流排洪管网改造,全面治理黑臭水体。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从严查处环保设备闲置、超标排放等问题,全面整治“未批先建、久试不验”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实现环境监管责任全覆盖。
(四)实施八大工程,全力改善民生,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针对民生事业欠账较多的问题,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实施八项民生改善工程。
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长、教师交流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智慧教育建设,新建校园录播室,搭建名师公开课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用。发展学前教育,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完成二矿小区幼儿园和秋沟幼儿园后续建设。实施高中教育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健康提升工程。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辖区医疗机构“双向转诊”。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推动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完善智慧医疗建设,为全科医生团队全部配备随诊工具包,提高矿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强化传染病和慢性病预防控制,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打造健康矿区。
实施饮食用药放心工程。完成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加强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检测,在辖区主要商场、超市实现食品安全快速检验全覆盖。完善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和可追溯机制,实现食品药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监控,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矿区文化软实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全民健身。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文化环境。积极寻求与旅游景点的合作,把煤雕、剪纸、版画等矿区特色文化产品推广出去。突出区域特色,探索开发工矿文化旅游项目。全力推进“六馆合一”建设。
实施社区达标工程。深入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活动场所和公益性服务设施达标建设,全面改造200平方米以下不达标社区。完善区直管社区工作机制,更好发挥职能作用。持续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加强基层社区事务管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建设虎尾沟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培育一批特色社区、标杆社区,通过典型带动,促进社区服务质量整体提升。
实施创业就业工程。用好用足各类政策,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措施,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争全年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创业培训,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帮助创业者解决技能培训、创业场所、融资担保等方面的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出台激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使每一个人才都能够尽显才华、贡献智慧。
实施帮扶解困工程。对全区困难群体做到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开展就业扶持、技能扶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对丧失劳动能力的,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坚决不让“一户一人掉队”。建立面向困难群众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确保困难群众受助及时。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渠道,提供救助项目、需求信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捐赠和志愿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
实施社会保障工程。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运行,逐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制定矿区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和管理办法,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做好“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服务,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个体及带动残疾人集体创业的小微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
(五)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安全稳定,构建平安和谐矿区
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要针对潜在不稳定因素增多的问题,坚持总体安全观,创新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与治安防控,努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深化智慧矿区建设。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年”活动,运用大数据升级政府治理能力,打造精准协同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围绕创新服务、加强管理,在教育、社保、治安、城市管理及社区建设等方面探索实施更多的智慧服务项目,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智能化和均等化。通过智慧矿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治理体系,提高“三级平台四级网络”运行实效,拓展服务领域。统筹各类智慧城市服务资源,实施各部门、各行业信息数网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条块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切实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一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街道和社区属地责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履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严查事故,严肃问责。二是对各部门安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厘清职责、明晰权限、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三大平台、五大体系”,实施企业安全生产ABC分类分级监管,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三是坚持“678”工作法和“四不两直”方式,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对安全隐患采取“痕迹式”管理,做到排查到位、责任到位、整改到位。四是继续抓好森林防火、防汛、消防、校园安全、食品药品、地质灾害及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处、治理一处。严厉打击盗采国家资源违法行为,在隐患密集处综合施治,建设城市公园,从根本上铲除盗采国家资源的土壤。五是继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队伍实战拉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展“社会治理升级年”活动,推进“平安矿区”建设。着眼于“一老一小一特殊”,启动运行8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大力发展托幼、教育辅导等社会服务,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管控,建立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团结稳定。打造法治信访、责任信访,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做好防范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宣传教育,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等做好风险评估,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企地联防共建,推进“天网工程”和联网联控,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打黑除恶、铲除黄赌毒、治爆缉枪行动,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的引领作用,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新动力、凝聚正能量。进一步完善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工作制度,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重视双拥优抚,做好转业军人安置工作,发展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会等事业,人防、外事、侨务、台办、地震、档案、方志、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都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取得新成绩。
(六)坚持民主法治,持续转变作风,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作风决定着事业成败。要针对存在的不会为、不敢为、不愿为等问题,狠抓作风建设,践行“三严三实”,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把忠诚干净担当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
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政府党组主体责任,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问责条例》,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尊崇党章,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狠刹“四风”,严惩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优势作用,完善政府及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的协作联系制度,定期听取党外人士意见,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深入推进“六权治本”,动态管理权责清单,公布负面清单。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七步法”工作机制,强化依法决策、依法施政,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
建设服务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开展网上审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围绕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深入推进财税、国企、医药卫生、金融创新等各项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潜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
建设学习政府。强化学习培训和政策研究,提高抢抓机遇能力,积极争取政策红利。要结合工作实际,在财税、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补偿等方面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做好综改这篇文章,使我区成为综改试验的先行区。要立足区情,适时出台一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政策措施,破解发展难题。
建设责任政府。坚持以上率下,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敢于迎难而上挑担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同心协力谋发展的局面。牢固树立时效意识,签订责任状、明确时间表,对干部经常“体检”、综合“把脉”,狠抓跟踪问效,开展常态化督查,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打好“四季行动”攻坚战,扎实走好“十三五”开局的第一步,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大幕已经拉开,“四区”建设正扬帆启航,全区人民的信任与期盼,鞭策我们勇往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与全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开创矿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作出应有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注释
1、“三城”: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智慧矿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和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实现矿区城市运行高效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市民生活便捷化、智慧产业规模化、网络建设超前化的目标。2015年以来,我区已经实施智慧政务、智慧养老、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食药、智慧文化、智慧档案、智慧消防、智慧交通等9项智慧矿区项目。
3、“明厨亮灶”:通过建设透明厨房和视频厨房,让消费者直观看到菜品加工制作全过程。
4、省委“两个关键”:关键是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这一手要硬;关键是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多策破解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向好,这一手也要硬。
5、市委“四个定位”:山西向东开放桥头堡、晋东区域中心城、转型发展先行市、城乡统筹示范区。
6、区委“233442”工作思路: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居民生活”的基本原则,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个中心,推进“企地融合、城乡统筹、社会协调”三个发展,抓好“社会治理升级年、社区建设提升年、智慧城市建设年、环境整治攻坚年”四项工作,建成“融合发展先行区、智慧城市先进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平安和谐模范区”,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7、“一体两翼”:以阳泉市中心城区为主体,东部工业区和西部特色产业区为两翼的经济发展格局。
8、“三对接、三服务”:“三对接”是指做好与阳煤集团领导层、单位部门、关联企业对接;“三服务”是指做好为阳煤集团总部发展、职工家属和关联企业的服务。
9、“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为全国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非上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
10、“小升规”:指规模以下小微型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11、环境保护“三大战役”:“净空工程”攻坚战、“碧水工程”阻击战、“环境安全”保卫战。
12、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13、“双向转诊”:简而言之就是“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社区群众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到大中型医院。
14、“六馆合一”:包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档案馆、科技馆的综合性场馆建设项目。
15、安全生产“三大平台、五大体系”:“三大平台”即安全生产宣教平台、安全生产执法平台、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五大体系”即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风险预防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应急防范处置体系和安全基础保障体系。
16、企业安全生产ABC分类分级监管:根据企业经济属性和生产经营活动特性进行分类,根据发生事故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级,对“不放心”的C类企业,要加大检查频次,实施执法检查;对“较好”的B类企业,要采取“双随机”抽查办法(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对“放心”的A类企业,以企业自查为主,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自查情况。
17、“678”工作法:半年区长突查检查安全生产不少于6次,各副区长不少于7次,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少于8次。
18、“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安全生产检查方式。
19、“两学一做”: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20、“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1、重大行政决策“七步法”: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要严格履行决策动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执行与后评估“七步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