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各单位,驻区各相关单位:
《阳泉市矿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阳泉市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阳泉市矿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3年度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及《阳泉市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泉市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阳矿政办发〔2022〕26号),制定本方案。
一、2023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4处,较2022年底排查结果新增1处。按类型分:地面塌陷16处,滑坡(隐患)1处,崩塌(隐患)7处。按危害程度分: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处(地面塌陷2处,崩塌1处),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1处(地面塌陷14处,滑坡1处,崩塌6处)。共威胁人员1477余人,威胁财产0.06348亿元。全区全年未发生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
2023年阳泉市矿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
所 在 街道办事处 | 地质灾害类型 | 合 计 | 备注 | ||
地面塌陷 | 滑坡(隐患) | 崩塌(隐患) | |||
沙坪街道办事处 | 5 | - | 3 | 8 | |
赛鱼街道办事处 | 6 | 1 | 1 | 8 | |
蔡洼街道办事处 | 2 | - | 1 | 3 | |
桥头街道办事处 | 2 | - | 2 | 3 | 新增1处 |
平潭街街道办事处 | 1 | - | - | 1 | |
合 计 | 16 | 1 | 7 | 24 |
二、2023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一)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
矿区位于山西高原东部、太行山中北端的西部,境内地形总体趋势是西部高东部低、南北高中间低,四周群山环绕,中部为黄土丘陵区。因此,地质灾害具有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的特点,灾害隐患点各街道均有分布,主要是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和修路切坡引起的边坡崩塌、滑坡等。
(二)全区主汛期(6—8月)气候趋势预测情况
预计我区2023年主汛期降水量328.5~359.7mm,接近常年均值略偏多(常年均值:阳泉站317.6mm),平均气温22.4-24.0℃,比常年均值偏高1.0℃左右(常年均值:阳泉站23.3℃)。
预计我区2023年汛期第一场汛雨(国家站降水量≥30mm)出现在7月上旬,较常年同期偏早。
预计我区2023年汛期会出现5天高温天气,高温日数接近常年平均值。由于降水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预计2023年汛期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暴雨洪涝和气象干旱,容易出现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的情况。总体而言,今年我区汛期降水量有偏多的趋势,在黄土高原复杂地形的抬升作用下,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发生概率高,强度大,存在发生局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汛期天气气候形势复杂,需要高度关注突发性短时强降雨天气过程,特别是要做好防范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山洪以及城市内涝等工作。
(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情况
我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降水量集中,具有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公路建设、矿山开采、建房切坡等人类工程活动又诱发和加剧了崩塌、滑坡、采空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论
“十四五”时期,气候变化和地震均趋于活跃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地暴雨频发、地震活动增多等可能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预测2023年地质灾害总体趋势可能接近常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确定了3-5月冰雪冻融期和6-9月汛期为2个重点防范时期,沙坪街道办事处北头咀村-前庄村-庙上村一带;辛吴线马家坡村-石板片村路段4处崩塌、1处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明确了城市人口集中居住区、城乡结合部位等人口集中分布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需在汛前、汛中、汛后进行反复排查、巡查、核查,发现险情及时撤离,防范群死群伤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一)科学部署防治工作
区自然资源局应会同应急、住建、农业农村、文旅、卫体等部门进行年度地质灾害趋势会商,研判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趋势,科学确定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时段与重点区域,并结合降水趋势、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及地震等情况,定期、及时组织趋势会商,分析预测灾情险情和重点防治方向。
(二)切实关注重点环节
区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部门要做好协作联动,畅通预警预报渠道,不断扩大预警预报发布范围和信息传播覆盖面,不断提高预警预报水平,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高效开展处置工作,落实值守值班制度,补充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地质灾害应急出动、巡查排查和监测防范车辆。在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街道办事处要安排专人对高危隐患点进行驻点值守,强化临灾处置能力。要高度关注冰雪冻融期、汛期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突出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加强督促检查,压实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在汛期对各街道办事处进行全面督促检查。汛期“七下八上”重点时段,要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和专业技术支撑单位驻街道进社区(村),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支撑服务。
(三)持续深化隐患排查
各街道、各部门要深刻汲取“1.28”地质灾害教训,坚决贯彻省市领导关于地质灾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地质灾害防治是“生命工程”的思想。自然资源部门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能,持续深化专项行动实效,针对冰雪冻融期、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特点,大力发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和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的专业优势,组织协调住建、农业农村、教育、文旅等相关部门对辖区内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要加强排查巡查力度,特别是黄土区、旅游区、交通干线以及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棚户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聚集区以及临时搭建的工棚,达到应查尽查、全覆盖、无死角,绝不能出现因排查不到位疏于防范而发生致人伤亡的地质灾害;对在册隐患点要加强巡查,如发现坡体变形、土体松动等险情迹象,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坚持避险为要,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四)强化宣传培训演练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各街道、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制作形式多样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手册、活页、挂图、动画、影视光盘等防灾减灾宣传资料,提高人民群众“识灾、防灾、避灾”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培训。在汛期前,要组织对街道、社区(村)地质灾害防治人员进行一次培训,提高监测监控、预警预报和履职尽责能力。要因地制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受威胁群众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使群众树立避灾意识、熟悉避灾信号、掌握避灾路线、熟知避灾地点,确保遇险时能够有序快速撤离;汛期,地质灾害高易发的街道要组织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进行以避险为主的防灾演练,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指挥决策、协同配合、应急响应、抢险救援和后勤保障能力。
(五)坚持“人防+技防”并重
要加强群测群防的组织领导,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强化以社区(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第一道防线”作用,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全覆盖,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夯实“人防+技防”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要结合气象预报,构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准度;继续扩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应用范围,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时效性和覆盖面,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技术和人员支撑,实现科学防范、重点防范、精准防范。
(六)推进治理搬迁工作
对无法纳入搬迁避让的高危隐患点,要加大工程治理及排危除险力度,切实消除灾害威胁;有序推进南山村-小南沟太行一号公路工程建设和神堂咀-前庄村避险安置工程。加快推动官沟村、西河村采煤沉陷区旧房拆除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要及早对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格局;要坚持底线思维,充分认清当前地质灾害防范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严格责任分工
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坚决扛起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全面落实有关单位防灾主体责任;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成员单位,区自然资源、财政、住建、农业农村、应急、教育、文旅、卫体等单位要按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单位要及时将地质灾害灾(险)情通报应急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的日常联动协调机制,区自然资源局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化考核问责,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因领导不力、推诿扯皮、 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五、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 高运晨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 冯 伟 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韩瑞辉 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成员单位由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区卫体局、市公安局矿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矿区分局、市交警一大队、区防震减灾中心、区人武部、区消防救援大队、华阳集团测量部、沙坪街道办事处、赛鱼街道办事处、桥头街道办事处、蔡洼街道办事处、平潭街街道办事处、贵石沟街道办事处组成。
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冯伟同志担任。